中心概况

中心概况

发布时间:[2019-04-22] 来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点击量:[1240]

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汉大学)

 一、中心简介

武汉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2001年,其中,电子实验教学部分始于原武汉大学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电波传播与天线、无线电电子学专业;电工实验教学部分始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于1959年建立的发配电专业。

中心2004年获批“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2007年获批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获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同时还是首批湖北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和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创新创业中心。                                            

image.png

图:中心发展概况

中心下设电路、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应用、通信工程、EDA与DSP技术、射频与微波技术、嵌入式技术、计算机仿真、电机与拖动、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电子和自动控制院里等22个基础和专业基础教学实验室,同时还建有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和电工技能训练中心。

承担全校电子信息类、电气与自动化、动力与机械类、城市设计类、土木建筑工程类以及水利水电类等专业的电工电子相关实验教学。开设实验/实践课程60 余门,培养学生人数 3000 人/年,年均支撑实验教学人时数近 60 万。

此外,中心还承担电工电子类学科竞赛(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邀请赛和 FPGA 创新大赛、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等)的培训、指导和参赛工作,培训学生人数约 1200 人/年,开放人时数约 10 万。

 

二、实验教学

1、实验教学体系

依托我校电工电子学科实践教学大平台,从大学生创新实践关联因素入手,研究与探索了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机制,构建了“四位一体”式大学生创新实践体系,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image.png

图:四位一体式大学生创新实践体系

在平台建设上,根据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电子信息学科的转型升级,基于武汉大学“厚基础、跨学科、鼓励创新与冒尖”人才培养教育观定位,中心持续更新实践平台建设理念,在十四五器件探索从“基础验证、专业实验、创新实践”的金字塔型实验平台结构,向“注重基础、精简专业、拓展创新”的新形态转变,实现注重基础和全面创新的新支撑平台。


image.png

图:电子信息专业实验中心向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公共基础和创新创业中心转型

 

2、教赛融合

在高质量贯穿式课程群支撑下,中心以学科竞赛为牵引,以核心赛事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训为能力培养支撑,引导学生开展学科竞赛和其他开放创新活动。

image.png

图:课赛融合体系

 

3、实验项目建设

设计各类实验项目330余项,其中,综合创新性实验项目占比40%以上,实验内容形成的教学案例在全国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5项。

核心课程《电工电子工程训练》获批第二批国家线下一流课程,是武汉大学唯一获评线下一流课程的实验课程。

课程、教学模式、实验设备、实验项目等教学研究成果在电子类实践教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被20余所高校采用。

 

三、实验队伍建设

1、实验队伍基本情况

中心凝聚和稳定了一支理工融合、教学科研并重的实验教学队伍,中心现有固定教职工 46 人(其中实验系列 28 人,高级职称约占 56%,50 岁以下约占 50%)和流动人员 47 人(高级职称占 85%,50 岁以下约占 57%),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80%以上教师同时参与理论与实验教学,实现了教学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80%以上教师同时参与教学与科研,并形成科研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

2、中心实验队伍获得优秀实验教学成果

① 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电子类核心课程教研室、示范中心等3个基层教学单位分别获评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和湖北省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② 实验队伍教学能力持续提升。获全国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案例竞赛一等奖15项,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一等奖1项,成为该项比赛全国获奖成绩最好的高校。

③ 中心两位教师分别荣获武汉大学“351 人才计划”珞珈特聘教授、珞珈杰出学者,多位教师荣获武汉大学本科优秀教学业绩奖。

 

四、中心条件及管理运行

1、硬件条件与建设

中心教学环境优良、设备先进,现有建筑面积 8060 平方米;配备各类教学仪器设备5000台套,总价值4200余万元。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零事故的良好记录,并于 2017 年获评武汉大学“五星级安全实验室”。image.png

图:实验室剪影及荣获五星级安全实验室 

2、自制仪器设备

研发教学仪器设备 10 套,全部批量应用于实验教学,并部分被全国 20 余所高校采用,如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海军工程大学、南昌大学等。“ARM-Android-II 型嵌入式教学实验平台” 荣获“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及优秀作品展示活动”全国二等奖。, 目前,已部署到我校电信学院和大创中心教学过程中。

image.png image.png

图:自制教学仪器设备与获奖 

3、开放共享及运行

① 主办多种师资培训班。培训高校一线教师1000余人/年,为50多所高校更新课程内容提供指导。

image.png 

图:主办师资培训班

② 全国广泛交流。成果多次在全国高校电子信息学院院长论坛、电子信息教指委教学会议论坛、电子信息专业技术网站交流,获得国内同行高度认可。

image.pngimage.png

图:参加大型会议并做主题报告

③ 教学案例分享。连续六届参加全国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共获得全国一等奖15项,一等奖总数列全国第一。学院教师还积极参加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等教学交流活动,获得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一等奖。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中心教师在全国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④ 接待国内外高校访问与交流。接待法国南特中央理工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百余所兄弟院校教学交流。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图:接待国内外高校的访问与交流

image.png

图:接待141名青少年来院开展高校科学营科研实验活动

 

五、建设特色及成效

1、中心特色

① 构建了“教赛融合、课赛互补、内外贯穿、以赛育人”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和实践育人模式;成效显著,可持续性产生大量的标志性成果。

image.png

图:创新实践及学科竞赛活动丰富多彩 

② 建立了“教研、教学、教辅”一体化电子技术创新实践教学团队和基层教学组织。

以实践为主线,打造支撑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体系。秉承“实践出真知”、“创新来源于实践”的思路,将实践贯穿整个专业教育体系,打造实践教学、理论教学相互交织,协同建设,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四位一体的创新实践体系。

表:电子信息学院教学团队建设情况汇总表

image.png 

2、人才培养成果

 支撑专业建设与实践教学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效果显著。

l  支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支撑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电波传播与天线、测控技术与仪器等四个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l  课程建设成果丰硕。《电工电子工程训练》实验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系列化实验课程在学生培养中展现突出效果,在全国取得广泛影响。 

 创新创业/大学生科研/学科竞赛等创新活动成果丰硕.

l  创新氛围浓郁。每年有1520名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约占全体本科生总数的75%,每年获得创新学分占全校20%,在武汉大学校内排名多年保持第一位。

l  个性化培养效果显著。4个特色班中,“卓工班”连续6届获评武汉大学“先进班集体标兵”,其他特色班所获荣誉在校内和院内排名前列。电子信息类毕业生深造率持续提升,近年已经超过70%,学生升学意愿强烈。

l  学科竞赛成果丰硕。202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国家级奖项19项,全国高校第三,在互联网+、挑战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FPGA创新设计邀请赛、光电设计竞赛等十余项重要学科竞赛中,获奖数位居全国前列。

image.png

图: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场景

image.png

图:多项学科竞赛成绩全国领先

image.png

图:创新成果获得关注

表 中心指导学生2016-2020年创新学分审定结果汇总表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图:教学成果获奖

 

版权所有: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当前访问量: